道-禅宗与道家

阅读进度

https://www.quanxue.cn/ct_nanhuaijin/chandao/chandao25.html

提到概念

老子摄生,庄子养生

孔孟仁义,老庄道德

伊尹做厨师,百里奚牧牛

性命双修

十二经脉,奇经八脉

三教合一,五教同源

四书五经六艺

存神养性,内视返照,长生久视

文史哲政不分

东方圣人,西方圣人,此心同,此理同,其揆一也。

生命现象论:三世因果,六道轮回

物我一如,性相平等

三千大千世界的三界宇宙观

中外世界人类文化最基本的探讨:学说体系始终不离有主宰、无主宰、一元的、多元的、唯心的、唯物的范围

释迦摩尼认为宇宙万有生命的现象,都是因缘集合而生,其中并无一个能主宰的作用,缘生而起,缘尽而散,而宇宙生命最高(或最终、最初)的功能,是心物同体的

不俗即仙骨,多情乃佛心

寻找一个“不受人欺”的人

史记八书: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律》、《历》、《天官》、《封禅》、《河渠》、《平准》

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

因为全部佛学经教的学理,都是为了说明如何修持求证的理论与方法,所以执著经教学理的人,往往把教理变成思想,反而增加知识上的障碍与差歧,并不能做到即知即行, 同时证到工夫与见地并进的效果

神光:放弃知识的教理,但求实际的证悟

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

《楞伽经》的大略,就是“唯识”学所谓的五法(名、相、分别、正智、如如),三自性(依他起、遍计所执、圆成实),八识(眼识,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,意识,末那识,阿赖耶识),二无我(人无我、法无我)纲要的发挥。

”过去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”而说明性空实相,了知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.

何期自性,本自清静;何期自性,本不生灭;何期自性,本自具足;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

南顿北渐

三藏十二部:一、契经。二、重颁。三、讽诵。四、因缘。五、本事。六、本生。七、阿毗达摩,八、譬喻。九、论议。十、自说。十一、方广。十二、授记

禅学,《传灯录》、《指月录》、《御选语录》都是必读的书

机锋对于问答上的运用,说非成是,说是成非,有时是称许,有时是否定,从无一个定法可循,但无论如何,它的目的,在于考核学人的见地与实证的工夫,以及引起他的怀疑,自参自悟自肯的作用。

德山棒,临济喝,云门饼,赵州茶

不道无禅,只道无师

禅宗教授法:公案、机锋、棒喝

无论是宗教或哲学、教育、学问、著作的真正目的,是在给予别人以安身立命,与立身处世的正确目标,并不是只为一己的虚誉,故意标新立异,言人所不懂的便自鸣高了。

唐诗、宋词、元曲、明小说、清韵联,无一不与禅境有息息相关之妙。

涅槃、性空、真如、妙有的教理极则,以及达成圆满佛果的三身(法身、报身、化身)、四智(成所作智、妙观察智、平等性智、大圆镜智)、六通(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神足通、漏尽通)、三明(宿命、天眼、漏尽)以及性空缘起、缘起性空,与真空妙有、妙有真空的理念与实证、

唐代文学的诗境,是受到禅宗影响而演变的动机

中国文学从隋、唐以后,接受融会禅宗的禅境,才有唐、宋以后的成就,是为引起研究禅宗与中国文学关系者的注意。

纯粹以人文文化为本位,对于宗教思想的信仰,有时也只属情感的作用而已。

中国读书的知识分子,文学上基本修养的诗、词、歌、赋,以及博古通今的史学,与人生基本修养的哲学,乃至琴、棋、书、画等艺术,都是不可分离的全科知识。

《尚书 禹贡》

《九章算术》

金元四大家:刘完素的火热说、张从正的攻邪说、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

邵康节:《皇级经世》,谭峭:《化书》

汉代象数,纳甲。宋代易学河图,洛书

《三国志 张鲁传》https://ctext.org/text.pl?node=602324&if=gb

葛洪《神仙传》

小乘的思想:五阴、三毒、六根、六尘、四谛、十八界,出离世间,要求解脱人生
小乘的实践:持戒、修定、修慧
小乘的求证方法:禅那、四禅八定

大乘的思想:十度: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般若,方便善巧,愿,力,智
小乘的实践:积极入世,救世救众生
大乘求证的方法:十地
倘使是一个真正学佛参禅的人,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禅定修持,连普通平心静气的心性修养工夫,也未到达,就冒然要求,或自认为已得言下顿悟的禅道,
那便是非愚即狂,恐怕距离禅道尚远吧!假定这样便自信为禅学的真实,至少在我个人而言,实在是个世间最愚蠢的笨人,几十年的求学求证的工夫,
都是冤枉的浪费了。

学问德业,必须在于操持行履之际,笃实履践,尤其学禅宗,更是如此,决非轻掉骄狂,便可妄求易得。

多少人天天吃苹果,并无新的发现,只有变粪的成分,便可由此而知看桃花而悟道,并非诸公的境界吧!

如果你认为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,便是参禅修道的好景象,那还马马虎虎可以,倘使认为这个便是道,那你还不如吃一粒L.S.D.的幻想药,或者吃不过量的
安眠药,岂不也有相同之妙吗?倘使单凭这几句话,就算是大彻大悟,那你不如放心去睡一大觉,起来一看,山还是山,水还是水,岂不更来得直截了当而痛快吗?

一落言语文字的作用中,它便在意识思想的范围里打转,而意识思想所发生言语文字的知识作用,它的本身就是互相对待,交互变化所形成,并非绝对不变的真实。

穷研“教、理、行、果”,以求“信、解、行、证”,而达到“闻、思、修、慧”的持戒、修定、证慧等学的努力。

只认机锋妙语做禅宗的,使人于元明以后狂禅的流弊

九僧的风格(如剑南希昼、金华保暹、南越文兆、天台行肇、汝州简长、青城惟凤、江东宇昭、峨嵋怀古、淮南惠崇)

戏不够,仙佛凑

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

道家学术思想的形成四个来源所组成:(1)黄、老学术。(2)老、庄思想。(3)隐士思想。(4)方士学术

道家真正的“综罗百代,广博精微”

隐士:伊尹、傅说、姜尚,鬼谷子、黄石公,张良、司马德操与诸葛亮。南北朝以后,列入道家人物的,如王猛、陶弘景,唐代的魏征,宋代的陈抟,元代的刘秉忠,明代的刘基、周颠,清代的范文程.

黄帝,学者所共术

夏尚忠,商尚质,周尚文

“外示儒术,内用黄老”君师之道

《史记·书·律书》:https://ctext.org/shiji/lv-shu/zh

《史记·书·封禅书》:https://ctext.org/shiji/feng-chan-shu/zh

生命根源的心物一元

宋 张紫阳真人《张紫阳悟真篇》丹经地位与魏伯阳的《周易参同契》相仿

《龙虎经》

《素女经》https://ctext.org/wiki.pl?if=gb&res=494659

《太玄经》

神仙可学,立德为先,岂有轻心慢心妄求出世超人呢?

唐代诗人:不归于佛,即归于道。

李白:道。杜甫:儒。王维:佛。

道藏:三洞四辅十二类

大藏经

《荆楚岁时记》

知识分子以儒家思想做规范,道家精神做基础。

提到书文

《日月奔磷经》

《云笈七签》

《焦氏易林》:https://ctext.org/jiaoshi-yilin/zh

《黄庭经》

《晋书 葛洪传》

《魏书 释老志》

《魏书 崔浩传》

《儒行》参考、《坊记》参考、《表记》参考、《学记》参考

《智度论》

《俱舍论》

《景德传灯录》、《五灯会元》、《指月录》

《禅林宝训》

周濂溪:《通书》《太极图说》

程明道(颢):《定性书》

禅宗三祖僧璨:《信心铭》

程伊川(颐):《四箴》

张横渠:《东铭》,《西铭》

邵康节(雍):《皇极经世》《观物外篇》《内篇》

《穆天子传》、《汉武帝外纪》、《西王母传》

《荡寇志》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《西游记》《封神演义》《东周列国志》《隋唐演义》《说岳全传》《聊斋志异》《醒世姻缘》 《红楼梦》

《禅林宝训》

《景德传灯录》

《释门正统》

《禅苑清规》

《论六家要旨》: https://so.gushiwen.cn/shiwenv_691054c10ecf.aspx

刘歆《七略》

老子传关尹子与庚桑子,庚桑子传壶子,壶子传列子,列子传庄子

《礼记·月令》

《穆天子传》

《汉武外传》《汉武故事》

《封神演义》《封神榜》,又名《商周列国全传》

《清静经》

提到诗词

一免横身当古路,苍鹰瞥见便生擒。可怜猎犬无灵性,只向枯桩境里寻。

潦倒云门泛铁船,江南江北竞头看。可怜多少垂钩者,随例茫茫失钓竿。

王转珠国佛祖言,精通犹是污心田。老卢只解长春米,何得风流万古传。

志士栖山恨不深,人知已是负初心,不须更说严光辈,直自巢由错到今。

提到历史

何晏、王弼

佛图澄、鸠摩罗什

百丈禅师

马祖道一

怀让大师

惟政禅师:见山见水

百丈禅师:创建丛林制度

个人扩展